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全新解密地球

物质基础是粒子 现象基础是核旋!

 
 
 

日志

 
 

蓄电池分离自然充电法  

2013-02-04 17:45:34|  分类: 自然科学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蓄电池分离自然充电法

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362282.6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分离自然充电法,适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和无外电源环境下的蓄电池充电,既方便又节约充电所需能源。用此方法的蓄电池实际就是个核能蓄电池,工作时既无噪音又无污染,是长期大距离航行的航母和潜艇不可缺少的极佳动力。

背景技术:我们知道:a、在自然情况下当有集雨云低空出现时地面和云层间有很强的放电现象,云层离去经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地面和云层间依然有很强的放电现象,如此反复永不休止;b、在自然情况下铁棒插入泥土有极化现象,随着铁棒进入泥土时间的加长极化现象逐渐变弱,当铁棒拔出泥土后经过一段时间重新插入泥土极化现象重复;c、人行动时要有脑电的支配,当行动时间长了脑电就会变弱就会无力,经睡眠后力量恢复。

上面现象人们称为金属极化或能量的补充,那么极化的本质是什么,极化终止的实质又是什么,金属脱离极化环境一段时间重新进入极化环境为什么可重复极化?实际道理非常简单,极化是不同电性物体紧密接触因电性差异原子核位置发生偏移的过程或原子核极轴发生偏转重新定向的过程,是在闭合电路中形成极化电流的过程;极化终止是不同电性物体紧密接触在电场力作用下核偏移达到最大距或原子核极轴达到最大定向性,同时极化终止也是接触面形成半导电层的结果,它可以阻挡介面两侧深部原子继续极化;当不同电性物体紧密接触关系结束远离时,电场力不能相互作用极化现象结束半导电层破坏,极化体的原子核位置或核极轴在自身电场作用下或在天然电场作用下恢复到极化前状态。

我们常用的蓄电池电能和动物大脑的电能就是利用电性差异较大物体在紧密接触时的极化能,但极化终止接触面形成的半导电层并没引起人们的注意,当接触面瞬间不存时半导电层消失更没有引起注意,而是利用人工电源反向充电的方法去破坏半导电层,去推动原子核向相反方向移动,这样做的结果是浪费了大量能源。

为达到节约能源和使用方便效果,利用自然可恢复极化性或仿生脑电自然恢复方法发明了蓄电池分离自然充电法,这种方法所充的储电量虽不能达到最高,但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而且避免了人工电源充电对蓄电池造成的破坏(发热),使蓄电池更具有持久性,当然若有外电源急用时也可采用人工电源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1是蓄电池分离自然充电法的蓄电池放电实施方法示意图;

2是蓄电池分离自然充电法的蓄电池充电实施方法示意图。

注:附图是以湿式平衡式极板蓄电池自然充电为例的,当然干电池也可比照使用此方法。

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蓄电池池箱(),与池箱()分离的活动电极板悬架(2),布设在池箱()中可自由抽出的负电极板()和固定在池箱()底部的正电极板(),从负电极板()和正电极板()中引出负电极()和正电极(),负电极()和正电极()间短路导线(7),电解液面(8)。

如图1所示,蓄电池需放电时,池箱()中电解液面(8)浸没负电极板()及正电极板(),电解液与电极板处于平衡极化状态,当负电极()和正电极()与用电器相通时极化放电过程进行;

如图2所示,蓄电池充电时,负电极板()从电池箱(1)中抽出放在电极板悬架(2)上使它处于与电解液全分离状态,被脱离的负电极板()和继续被电解液面(8)浸没的正电极板()在天然不平衡电场作用下向不平衡状态发展(充电过程),充电时负电极(3)和正电极(4)应用短路导线(7)短路相通。

 蓄电池分离自然充电法 - qxjmdq - 全新解密地球

蓄电池分离自然充电法 - qxjmdq - 全新解密地球
 

 

仅供参考 全新解密地球 陈广民 QQ761891337 电话:18737102083

  评论这张
 
阅读(174)|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